首頁 >

2025-05-05

物理治療-【鞋墊治療對學齡兒童扁平足的影響 】| 新竹早期療育,新竹職能治療,新竹語言治療

文獻小分享 | #鞋墊治療對學齡兒童扁平足的影響
這次和大家分享一篇2022年的文獻,研究題目為:
「鞋墊治療對學齡兒童有症狀柔軟性扁平足的影響:為期2年的追蹤」
 
研究摘要:
柔軟性扁平足的治療取決於臨床症狀。當患者有疼痛或可能發展為結構不良時,有介入治療的必要。這篇文章便探討 學齡期、具有症狀的柔軟性扁平足兒童,透過鞋墊治療的成效。
 
研究期間: 2016年7月 ~ 2018年6月
收案對象: 7-12歲、共32名有疼痛症狀的柔軟性扁平足兒童
 
研究方式:
每日穿戴鞋墊約 8 小時
每 6-9 個月重新個別製作鞋墊
 
改善評估指標:
◉ 主觀評估:
疼痛頻率
自覺疼痛程度(0-10分)
◉  客觀評估:
足弓指數(大於 0.26 為扁平足)
後足外翻角度(超過 5 度視為外翻)
疼痛位置多集中於內側足弓與後腳跟,較少見於阿基里斯腱。男女之間無顯著差異。
 
研究結果:
兩年後,四項指標皆有顯著改善,甚至客觀足弓數據已達正常標準! 
 
結論:
對於學齡期有症狀的柔軟性扁平足兒童,持續穿戴兩年鞋墊能有效減緩症狀。
鞋墊能重建足部杠桿、維持足弓形狀、並分散足底壓力
值得注意的是:超重兒童的改善效果略低於正常體重者,顯示體重亦是影響足弓的重要因素。
 
研究討論:
針對1至6歲兒童,部分研究指出,使用鞋墊與否對扁平足結構發展的影響無顯著差異。
原因可能在於:6歲前多為生理性扁平足,可隨成長自然改善,過早介入鞋墊反而可能干擾發展。
 
臨床常見家長提問:
◉  Q:穿了鞋墊,足弓就會長出來嗎?
► 不一定。 但能平均分散壓力,並調整足跟排列位置,降低過度負荷風險。
◉  Q:鞋墊越早穿越好嗎?
► 未必。 除非足部已有明顯結構偏差,否則建議5-6歲後再考慮介入。
 
小結:
鞋墊是否介入,應綜合臨床症狀、年齡、體重與足部發展狀況,以達最佳療效 
 
圖/文 達心 #姚佳琳物理治療師
 #達心聯合治療所 #達心兒童發展協會 #兒童扁平足 #實證醫學 #足部健康 #鞋墊治療研究分享 #小兒物理治療 #早期療育
 
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