陪伴孩子長出注意力 | 新竹職能治療,新竹兒童早療,新竹職能早療

陪伴孩子長出注意力
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,注意力就像一盞「聚光燈」,它能幫助孩子更專注地學習、探索和理解這個世界。但這盞「聚光燈」並非一開始就很穩定,而是需要大人有意識地引導和培養。與其強迫孩子「專心」,不如透過遊戲和日常生活中的練習,陪伴他們一點一滴地建立起注意力。
 
注意力像聚光燈
我們可以將孩子的注意力想像成一束聚光燈。當這盞燈照向某個目標時,孩子就能更有效地吸收資訊。要讓這盞燈的光芒更穩定,我們可以從幾個面向著手:
 
1. #提供不易分心的環境: 想像一下,如果你想專心工作,周遭卻充斥著各種干擾,是不是很難?對孩子來說,在孩子進行遊戲或學習時,盡量減少周邊的玩具、電子產品或嘈雜的聲音,為他們打造一個單純、專注的環境。空間的角落、乾淨的書桌便是很好的環境!
 
2. #固定的行程安排: 規律的生活能帶給孩子安全感。當孩子知道接下來要做什麼時,心裡會更有準備,也能更順利地將注意力從一個活動轉移到另一個活動。例如,吃完晚餐後、是共玩時間,孩子便會逐漸養成習慣。
 
3. #提供穩定的作息: 充足的睡眠和均衡的飲食,是維持良好專注力的基石。確保孩子有足夠的休息和營養,能讓孩子的「電力」維持在最佳狀態。
 
4. #運動: 身體的活動與大腦的專注力息息相關。透過跑步、跳躍或各種體能遊戲,可以幫助孩子釋放多餘的精力,同時也能訓練協調性與空間感,間接提升專注度。
 
注意力的波動
每個孩子的注意力「聚光燈」光束都不盡相同,可能會受到孩子自己內在的狀態而出現波動
 
1. #動機與理解能力: 當孩子對某件事物充滿好奇或覺得有趣時,孩子會自然而然地投入更多專注力。另外,如果活動的難度超出孩子的理解範圍,也很容易感到挫折而分心。
 
2. #日常經驗: 孩子過去的學習和生活經驗,也會影響他們對新事物的專注程度。
 
3. #個體差異: 每個孩子的氣質、大腦發育進度和發展節奏都不同,專注力的長度也會有差異。
 
4. #3C使用時間: 過多的電子產品使用,會讓孩子習慣於快速、刺激的聲光效果,進而降低他們對靜態活動的專注力。
 
與幼兒園孩子練習的小遊戲
要培養孩子的注意力,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將練習融入遊戲中,讓他們在玩樂中自然而然地學會專注。以下提供七個簡單又有趣的小遊戲:
 
聽到名字就舉手:簡單的點名遊戲,訓練孩子聆聽指令並快速反應。
 
紅燈停/綠燈行:如123木頭人的玩法,大人準備紅色/綠色的物件,讓孩子練習用眼睛注意看,再加上孩子的自我控制與抑制能力,適合幼幼班與小班的孩子。
 
卡片對對碰: 每次翻翻3~4組的卡片,訓練孩子的記憶力與觀察力,需要專注並加上記憶能力,才能找到相同的圖案。適合小班以上的孩子,並隨年齡可以逐漸增加卡片組數。
 
故事找碴: 說故事時故意加入不合理的情節,讓孩子專注聆聽並找出錯誤。例如:「大野狼跳到海裡摘蘋果...」
 
「老師」說:經典的注意力活動,必須在聽到「老師說」的指令後才做出動作,訓練孩子的聽覺注意力與抑制能力。例如:「老師說,摸摸你的鼻子。」,推薦給中大班以上的孩子。
 
看示範圖組裝積木: 訓練孩子的視覺空間能力與手眼協調,需要專注對照圖樣才能完成。越複雜的圖樣,越需要孩子在說明書與實物間來回移動注意力以觀察。
 
支援前線: 透過指令請孩子找尋物品,並在有限時間內完成任務。例如:「請支援前線,給我一個紅色的積木、兩隻黃色的彩色筆、三張不同顏色的椅子!」,同時練習聽覺注意力、記憶能力,適合大班以上的孩子喲!
 
陪伴孩子培養專注力,就像澆灌一株小樹 
給予合適的環境、規律與遊戲,他們的「聚光燈」就會越來越亮,照亮學習的道路 ✨
 
#達心聯合治療所 #達心兒童發展協會 #早期療育 #職能治療 #物理治療 #語言治療 #新竹
 
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