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章分類Article
兒童感覺處理困難有哪些類型? 如何應對? | 新竹兒童早療,新竹職能治療,新竹小兒物理治療
感覺處理困難
生活當中每分每秒,因為有 視、聽 、嗅 、味 、觸 五感,讓人生體驗更加豐富、有趣。
但有些孩子需要花更多時間和努力,學習如何對不同的感官輸入做出調節和適應,並在不同的環境中有適切的表現。
讓我們一起來認識孩子可能遇到的困擾,更能幫助他們學習與自己的需求共處
感覺處理困難的三種類型
1️⃣ 過度反應 (sensory overresponsivity)
►對特定感覺輸入出現誇大的反應、情緒過多或逃避行為。
例子:討厭特定味道、衣服標籤、光太亮、被輕碰觸。
可能導致情緒行為問題、固著行為、注意力不集中。
2️⃣ 反應不足 (sensory underresponsivity)
►對於感覺輸入「沒發現、沒感覺、沒興趣」或反應很慢。
例子:叫名字沒反應、對疼痛沒感覺。
可能導致缺乏動機、注意力不集中、不表達。
3️⃣ 感覺尋求 (sensory seeking)
►喜歡尋求特定刺激。
例子:一直看東西轉圈圈、喜歡甩手。
為什麼會覺得困惑?
其實,孩子往往是三種型態的 混合!
同一個孩子,狀態不同,感覺反應也會變化。
例如:心情好時,衣服標籤不礙事;但累了或情緒不好時,就會覺得「刺刺的」。
幫助孩子的小策略
✨ 對於「過度反應」的孩子
一次只多一點點刺激
幫忙移除或避免不喜歡的刺激
對必須面對的事情給予更多情緒支持
✨ 對於「反應不足」的孩子
提供更多選擇與策略,增加參與感
更多解釋與支持,幫助理解刺激來源
✨ 對於「感覺尋求」的孩子
若行為不合時宜或有危險 → 幫忙轉移或替代
若情況允許 → 偶爾讓孩子自我刺激,這可能是他們調節情緒的方法
最後提醒
同樣的行為,背後可能有很多不同原因,並不一定都與「感覺」有關。
要分辨孩子行為的根本原因,需要許多觀察與理解。
希望這些訊息能幫助家長更了解孩子的行為!
如果您也遇到類似困擾,不知道怎麼處理,歡迎向職能治療師詢問
圖/文 達心 #蔡宜芳職能治療師
#達心聯合治療所 #達心兒童發展協會 #職能治療 #早期療育 #感覺處理困難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