語言治療-#怎麼樣的故事才算完整?| 新竹語言治療,新竹語言治療早療,新竹兒童早療

#本週語言治療專業文章二連發
#怎麼樣的故事才算完整?
 
您是否曾在引導家中寶貝說故事的時候,
明明說了很多,卻總覺得「沒頭沒尾」呢?
那麼,一個完整的故事,到底會包含哪些內容呢?
其實除了孩子的敘述能力分期,
我們還可以透過 故事文法的結構,來了解孩子的故事敘述能力喔~
 
什麼是「#故事文法」?
在故事結構理論中,
我們可以用一組「規則」來定義故事的內在結構,
這組規則,就是所謂的:故事文法。
故事文法的基本結構:
 
背景(Setting)
介紹故事中的人物、時間、地點,讓聽眾能進入故事情境。
(在很久以前,有一座高大的城堡裡,住著一位美麗的公主。)
 
引發事件(Initiating Events)
觸發主角行動的事件或情境變化。
(突然有一天,公主被邪惡的巫婆抓走了,於是國王發布了巨額懸賞。)
 
內在感受 / 反應(Internal Responses)
主角的內心感受、情緒、目標或動機。
(為了改善家中貧困的狀況,勇者決定接受懸賞,踏上旅途。)
 
行動計畫(Plan)
主角為達成目標所擬定的策略。
(為了打倒巫婆,勇者決定要尋找傳說中的寶劍。)
 
實際行動 / 嘗試(Attempts)
主角採取的具體行動,為了解決問題。
(勇者來到了地下城,打敗了一群又一群的怪物們。)
 
結果(Consequences)
行動後的結果與影響。
(勇者得到了寶劍,打敗了巫婆,救出了公主。)
 
回應(Reaction)
主角對結果的情緒反應與想法。
(勇者帶公主回城堡,獲得國王嘉獎,改善了家庭狀況。)
 
評斷(Reflections)
述說者對故事或主角行動的看法與評論。
(我也想像勇者一樣,勇敢地打敗壞巫婆。)
 
透過這些清楚的故事架構,
我們能更有效觀察與引導孩子的敘述表達發展,
也是語言治療中的一個重要評估與訓練方式喔 
如果您發現孩子在說故事時常常跳躍、缺乏邏輯、或無法清楚表達,
歡迎來和我們的語言治療師聊聊,一起讓孩子的語言表達更清晰、更有自信!
 
圖/文 達心 #陳世傑語言治療師
#達心聯合治療所 #達心兒童發展協會 #語言治療 #早期療育 #新竹
 
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