語言治療-#兒童的故事情節發展 | 新竹語言治療,新竹兒童早療,新竹語言早療

#本週語言治療專業文章第二篇
#兒童的故事情節發展
 
承接上一篇,我們已經了解了在一個完整的故事中,會包含哪些「故事文法」
除了從結構與內容的組織來觀察兒童的敘述能力,
也有研究者從「情節變化」的角度,來了解不同年齡階段的發展差異。
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看看——
 
兒童的故事情節發展歷程 吧!
 
第一步:描述順序(Descriptive Sequence)
|年齡:約學前階段
◉ 能做到:描述人物、事件發生的時間、地點及日常行動
◉ 尚未具備:因果關係的連結
 
第二步:行動順序(Action Sequence)
|年齡:約學前階段
◉ 能做到:依序陳述事件行動
◉ 尚未具備:明確的因果連結
 
第三步:反應順序(Reactive Sequence)
|年齡:約學前階段
◉ 能做到:描述一連串行動,且一個行動引發下一個行動
◉ 尚未具備:明確目標與計畫
 
第四步:縮短與簡化情節(Abbreviated Episode)
|年齡:約6歲
◉ 能做到:表達主角的目標或動機
◉ 尚未具備:清楚描述計畫,常需要聽者推論
 
第五步:三種中高階情節表現(7~8歲)
5a. 不完整情節(Incomplete Episode)
◉ 有計畫,但可能漏掉:「引發事件」、「嘗試/行動」、「結果」任一元素
 
5b. 完整情節(Complete Episode)
✅ 具備:
一個目標與計畫
主角為達成目標的努力
三大故事要素完整呈現
 
5c. 多重情節(Multiple Episode)
故事中出現連續兩種或以上的情節變化,如:
結合反應順序或簡化情節
同時包含完整與不完整的情節內容
 
第六步:複雜情節(Complex Episode)
|年齡:約11歲
◉ 內容豐富、結構精密,包含:
多重計畫
行動與結果的反覆出現
解決過程中的困難或障礙
甚至可能出現策略與詭計
 
第七步:高階情節(約11歲以上)
7a. 相嵌情節(Embedded Episode)
在一個事件中嵌入另一完整或變化性情節
 
7b. 交互式情節(Interactive Episode)
從兩個角色的視角共同描寫一個事件,
彼此的目標互相影響,呈現出雙向互動的敘事能力
 
這些情節發展的階段,不僅能幫助我們更深入了解孩子在敘述上的能力變化,
也可以做為語言治療師評估與引導的參考依據 
如果您發現孩子在說故事時容易跳躍、缺乏邏輯或難以組織內容,
歡迎與我們的語言治療師討論,一起協助孩子提升表達與溝通的能力 
 
圖/文 達心 #陳世傑語言治療師
#達心聯合治療所 #達心兒童發展協會 #語言治療 #早期療育 #新竹
 

TOP